歡迎來到古巴!
⇩還沒閱讀可以點進來:
超簡易機場,三年前和三年後竟然大翻修(圖為三年後),記得三年前來時機場好像來冷氣也沒有,大家大排長龍的在離境口排隊。
「下一個…」
「再下一個!」沒有靈魂的地勤人員。
「你為什麼來古巴?」地勤問。
「你是哪裡人?」「你住哪裡?」身家調查。被請到小房間,以為要塞錢給他們,又被莫名其妙放出來。
來古巴前不知道除了機場之外沒有ATM;不知道當地有兩種幣值;不知道當地網路這麼難尋:旅行支票也無法使用、信用卡也不管用(什麼現在還有人在用旅行之片嗎?)…
既然來到古巴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卻沒想到「沒有」到打了極致的境界!
不依賴網路還好,整趟旅行都依靠網路訂宿和規劃路線,突沒有網路必須改變旅行的形式!
古巴給你會丟出很多問題,然後自己找到答案。
在古巴你有的是時間,慢慢的就會找到方法!方法都有,只是要花很多時間。
古巴走慢了你的旅行時光
古巴旅行不難,英文溝通比手畫腳都行,拍照吃飯都容易,治安相對也安全。雖然物資科技都落後世界50年,但正因如此顯得迷人。
而第二次來到古巴,我決定要給自己設定一些有趣的挑戰去發覺不一樣的古巴。(看看我第一次去古巴)
-搭當地公車
-吃古巴三明治
-在當地吃不到台幣10元的冰淇淋
-去菜市場買水果
-換住在哈瓦那不同的區域
-和當地人買雪茄
-找比Casa Particular更便宜的地方住
其實以觀光的角度看古巴已經夠好玩,但其實古巴的魅力仍然被低估了!
如果在那裡久一點可以挑戰看看以下10件我覺得相當有意思的體驗,有時候得看運氣才能完成的有趣的任務,那我們開始吧!
在古巴要事先規劃一切不太容易,一般文明世界的邏輯在那裡是行不通的:網路稀缺、到幾年前連atm都沒有、交通不能靠時刻表、旅宿和行程必須到當地才能預訂…
古巴打破了先進文明之中一切在掌握之中的規劃狂性格。
於是第一件來到古巴的事情就是:不規劃,才是最好的規劃!讓命運帶你走向你旅行的道路!
沒有預約的旅程(偷愛麗絲·史汀芭的書名)
網路
網路在古巴變成一件有點複雜的事情,買網路必須在電信行排隊買卡,不等個1個小時絕對買不到,或者可以去二手商店買,一小時1~3美元是常有的價格,國營便宜賣1美元(1 Cuc),可以供應你1小時的網路費用,你還必須找到wifi公園才得以連線。
如何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找地方吃喝,對不會西班牙文的人來說如何翻譯、如何離開社群
在古巴被迫離開網路,也許正可以讓你更加自由的旅遊。
⇩下圖標誌的地方都是有賣網路、網卡的地方。
拿到這張網路卡,到了特定地點就可以用網路囉!一張可以用大約1小時,要到特定地點使用連線。
排隊
排隊絕對不是任何旅人最樂見的活動,不過古巴是必經之路,稀鬆平常。
古巴行政效率之慢可以說是一種民族性格的展現,我想在古巴人的字典裡沒有「效率」這個字。
不論國營或民營,大家的態度不荒不忙,你的時間就是他的時間,他佔了你的時間也不會還你。
在古巴搭火車瘋狂排隊紀錄在此!
古巴有兩種貨幣,剛來的旅人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一種是Cuc(約1美金)、一種Cup(24cup =1 cuc)
由於兩種幣值長的很像,實質上即使是以Cuc算起來大部分的東西還是不貴,所以有的人就隨意付款、也從來搞不清楚兩種貨幣的差異。
外國人比較常拿到Cuc,因為比較大比較好用,因此有一些小店如果你沒有cup就必須付cuc,所以小小建議可以換一些cup起來
並且思考比較一下價錢,有助於了解當地物價的概念!
舉個例子:1球冰淇淋當地賣5 cup,但如果你沒有cup,你必須付1 cuc,白白被坑19 cup。
一片pizza 15 cup,因為剛到的你沒什麼概念,店家跟你說2 cuc,不到台幣60元,你也覺得Ok。
關於幣值這件事,你可以任由感覺去走,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當地人如果一個月賺20cuc到底是怎麼過生活的!
住宿
生活在都市而不被觀光擾動的古巴真實樣貌。離舊城區也不過幾條街的距離像走出一個安全帷幕,帷幕裡是觀光客、照片裡看到的古巴,而帷幕外是潦倒真實的古巴民生樣貌。
古巴舊城區的街道
從不同地方看出去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古巴街景,有時候是灰撲撲的破碎殘破屋瓦。
⇩下面的符號就是當地可以住宿的接待家庭唷!
為了增展旅行的不可預測性,我發配自己到哈瓦那四面八方的旅宿去。隨意走進一間旅宿進去,感受當地的街道氛圍。
當地的Hostel很少,相較casa particular便宜很多,還可以認識不同的旅人,不妨嘗試看看。
諾貝爾文學奬文豪海明威先生在古巴度過他三分之一個時間,在這裡度過晚年並寫出了《老人與海》這本經典之作。
海明威在古巴用大量的時間在港邊散步、釣魚以及流連酒吧,這些經驗化成他筆下「老人」角色,充滿加勒比海式的浪漫主義和孤寂的靈魂。
酒吧舊照
當時他最喜歡的兩間酒吧分別是La Floridita (上面還有他的簽名),在這裡他向酒吧要了他最愛的Dauquiri,沒錯這間酒吧現在還看的到海明威本人
的雕像!
海明威與卡斯楚的照片一直被視為一種友誼的象徵!可惜最後美國與古巴反目成仇,這又是後話了!
這家酒吧位於國會大下對面的舊城區裕,人潮胸遠,不過不用擔心,不妨進去和樂隊一起歡樂一曲,享受一下古巴人擠人的跳舞氣氛!
另一間海明威的最愛是這間La Boteguita del Medio
看看那人潮就知道多少人為海明威遠道而來!
上面有很多名人的畫像,是一間充滿歷史氣息的酒吧!
古巴餐廳常常有樂隊隨時演奏著歌曲!
此處還特別留下海明威當時的調酒配方,據說他常常一喝可以喝個10杯!
這間酒吧非常多名人作家曾經造訪,整個牆上滿滿是簽名和照片。
另一位受到海明威影響很深,名氣不亞於海明威的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在這片牆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當時已經有彩色照片了!
走過世上奇才走過的空間,享受同樣一杯引人文思的調酒,人生之愜意,古巴的深層和豐富,因為這些優秀的靈魂造訪而變得更加不朽~
天啊馬奎斯長得好像肯德基爺爺!
上餐館有什麼值得說是挑戰,不過這邊要挑戰的是「當地」餐館!
要進入一家全部都是古巴人的餐廳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但絕對會有神奇的發現😉
如果把古巴餐廳分類,我會列出四種:
第一種:給觀光客,價格不便宜,味道普通的餐廳。
第二種:給觀光客,但相當有古巴特色的餐廳。
第三種:當地人才去的餐廳,價格便宜,氣氛、食物一般的小餐館。
第四種:當地人才去的餐廳,價格便宜,服務、氣氛一般,但份量物超所值,古巴在地味濃厚的餐廳。
我最喜歡第四種。
常常觀光客會錯過當地古巴人的生活範疇,也許是因為語言,也許是一種隱形的隔閡?
如果你問當地人推薦的餐廳,他們大多會指向裝潢漂亮、服務周到,供應披薩、義大利麵和經典古巴菜的餐廳,而不是當地人真的會去的食堂。
有一次我在一個主角遇到三個古巴人請他們推薦好吃的餐廳,他們全都推薦同一家大約6~10美金的餐館,根本是串通好有收小費吧!
何不撇開各種建議,自己去探索有趣的餐館呢?(當你無法用網路看評價時,只能依靠直覺和勇氣了)
餐廳食堂總是最可以看到最當地生活樣貌的地方
一開始只能觀光客的餐廳,把菜色擺放精緻看起來有模有樣,氣氛也好,但吃久了不自覺也很膩。
古巴菜大多是一個主菜加上沙拉和黑豆飯(moro y cristiano)
不過要吃到便宜大碗又道地的古巴美食,必得去古巴當地餐館!
這樣一整個set,黑豆飯搭配煮菜不到1美金,真的用料大方而且豐富,在古巴不需要花大錢,享受平民美食可以更貼近古巴真實的樣貌。
這個蝦子給好給滿,兩滿盤真的吃不完,觀光客餐廳很少這麼豪邁的。
有朋友跟我說古巴不好吃,我都會推薦一定要去在地小餐館,美食便宜大碗啊!
小餐館義大利麵真的太便宜,只要10cup(當地幣值),不到1美金,但真的不怎麼樣,醬料直接番茄醬完全不行,純粹為了嚐鮮!
有時候我們會吃到餐廳美食價格不菲,比起前面的豐富度和樣式實在不怎麼樣,價格幾乎要5~10倍,只因為大多是人都選擇這些餐廳不知道還有更好的選擇。
如果能來到這種食物美味,氣氛佳的地方,在古巴就沒什麼遺憾。經營者知道要怎麼凸顯古巴特色,料理也十分講究。
El Loco Loco稍微偏離古巴舊城,如果剛好住在附近,這裡就是你的最佳選擇。待在陽台發個呆,寫日記,啜飲咖啡,簡直跟巴黎街頭的意境沒什麼不同。
於是隔幾天,突然心血來潮,想擺脫外人的身份,體驗真正古巴庶民生活。
在這種地方你就能親切感受到,古巴咖啡廳cafetería外國人不多,混亂的供應線讓大部分人戒慎恐懼。這種餐館食物基本,用的是當地貨幣cup,便宜實惠。
類似於這樣,普通,但可以溫飽的食物。
這種cafetería充滿在每個街口轉角,夾著火腿起司的小麵包,讓我想到西班牙的tapas,通然也非常便宜,個人覺的味道也不壞。
這裡沒有零食,就用這個墊墊肚子。
在古巴到處都有人拿著pizza,鬧區部分除了進餐廳之外,幾乎就是吃pizza,吃到大家都很怕。
如果逛街逛累了,也可以來個小甜點,但和古巴當地餐館還是貴得多。
有一次我到古巴南區住,離舊城區走路不過20分鐘路程,遠離鬧屈就幾乎沒有提供給觀光客的餐廳和旅宿,只有當地的casa particular。
散步在街上,發現了一家平凡無奇的餐廳,不過4坪大小,一群人看著我走進來目不轉睛的盯著瞧。
「可以看一下菜單嗎?」這種餐廳通常都不貴,食物也多半不會難吃到哪裡去。
菜單竟然包羅萬象,除了平時看到爛的黑豆飯套餐,還有一些從來沒看過的料理方式,令人為之一亮。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我指了一個問到。
「先進來坐吧!」一位年輕的妹妹說道。帶我來到餐廳「裡面」,原來這才是真正的餐館,擺放著各種餐盤和桌巾,還轉著霓虹燈,卻不見任何一人。
你能想像一頓超過1美元兌當地已經相當奢侈,就連當地的餐廳都分站立區和座位區,在這種為觀光社的餐廳裡價格就更加令人難以理解了。
我開始研究起大約五頁的菜單,服務生看起來比我還小,等待著我的招呼。
「請問arroz frito a la china 是跟arroz frito有什麼不一樣。」在一般古巴餐廳很少看到中國菜,而且這裡甚至有很多看似中式的湯。
在幾個幾乎差不多的選項裡我選了三個,因為價格實在太低我以為份量很小。點三道不到100台幣,那就試試看吧!
沒想到每一盤上來都是一人份的菜色。
竟然還有擺盤,果真是不馬乎的。這盤也不知怎麼炒的,味道還挺不錯,而且份量實在很飽。
上菜的同時妹妹(服務生)和我聊天,問我怎沒會說西文。我當然又把那一套說詞哪出來呼嚨,「妹妹你呢?這裡平時沒什麼客人。」
「我現在要進大學,在這裡打工賺錢。」
「做店員一天薪水還好吧?」
據她說明,一個月下來其實也可以存到一些,而且不用繳稅,甚至可以賺的比父母還多。
「你吃過這些菜嗎?很奇怪竟然有中國菜!」
我在想我點了這麼多時妹妹是否以為我是大胃王。而我也十分好奇在這種地方為什麼這些菜色感覺真的有點中式料理調味的色彩。
原來古巴還是有很多我沒看到的東西,那到木薯yuca也是驚奇的發現。
在當地的餐館,會依打破自己的很多在地印象,發現一個地方比自己想像的還有豐富多元。
晚上在哈瓦那除了去酒吧和跳舞還可以去哪裡?
去看畫吧!
從來沒有想到哈瓦那會有這樣的一個地方:一間現代化的夜間藝廊。
Fábrica在哈瓦那新市區,從晚上8點開門到夜間2點,除了畫作以外,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會在這裡發生:電影、戲劇、歌唱、跳舞…
空間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佈置出不同的空間,穿梭在畫作、酒吧、舞台之間,打破藝術高尚的形式!
如果說藝術是為了滿足眼睛和觸覺的滿足,口腹之慾在這裡同時能得到滿足,彼此不矛盾。
尤其當夜晚一群不認識的人在這裡,在這場盛會裡面藝術是主角,我們認識了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古巴!
古巴人平時相當懶散,對於音樂卻是相當講究,一到夜晚街上就會飄動著各種Salsa或Bachata音樂
請一定要感受看看Live band的魅力,在現場聽古巴人彈奏充滿靈魂的奏樂,簡單的樂器、打擊或是當地歌手唱的拉丁歌曲
那真的是只有在古巴可以享受的樂趣!
我覺的古巴人有天生的音樂魂,隨意就可以唱出那種悠揚!
古巴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古巴國際樂團叫Buena Vista Social Club,音樂風格主要是40年代古巴復刻,我很喜歡這個樂團樂風
當時路過一間Buena Vista Social Club進駐的表演場地,可以預約晚餐聽現場live band,可惜對的當時的我價格有點高
只在門口跟歌手拍了張照彌補遺憾!
給各位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