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飲食】13道拉丁美洲必嚐美食,台灣哪裡吃得到? 13 Must-Try Foods in Latin America! Where to Eat in Taiwan?

講到拉丁美洲飲食對台灣人也許相當陌生,那裡吃些什麼?有什麼樣的飲食文化傳統?

飲食可以洞察出一個地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從如何製作、食物的呈現方式及使用的食材,以及每個國家特有的食物特色之中,徜徉在非景色所能呈現的美食旅程對我來說相當迷人。

這篇文章帶大家從13道拉丁美洲美食中一虧其中的飲食魅力。不用飛到拉丁美洲,台灣竟吃得到從當地帶回來的美味,帶大家一同展開這趟美食之旅!

一、墨西哥塔可餅🇲🇽 Taco

墨西哥塔可餅恐怕是想到拉丁美洲食物第一個想到的經典美味。墨西哥塔可餅以玉米做的餅皮為基底,夾入各種肉類和香料即成。市面上常見到脆殼餅皮、麵粉餅皮,都屬於美墨的墨西哥塔可餅。道地的夾餅以玉米麵粉為正宗,這道看似普通的菜色美味全藏在魔鬼細節當中。

向賣夾餅的攤子Taquería點塔口,通常只需要點肉的種類(al pastor、carnita、bistec等等),攤販就會幫你用鐵板熱已經做好放一旁的夾餅用各種醬汁熱煎餅皮。al pastor是墨西哥城引以為傲的口味,從類似沙威瑪的巨大肉柱哥下豬肉,大肆翻炒一番放到夾餅之中。

很多夾餅會有兩層,可以以防餡料全都掉出來。

攤位會提供檸檬、辣椒等必備醬料。guacamole酪梨醬並非想像中的普遍,辣椒、菜絲、白蘿蔔相當普遍。看似不會辣的辣醬有的辣得下人,吃之前可以酌量使用。

塔可根據每個地方和攤位的做法大小非常不一樣,如要吃到酥脆塔可,有的地方有dorado的選項。Taco de canasta則是放在籃子裡有馬鈴薯餡料的塔可。

以此為基底做出十萬八千種變化,每種都有不一樣的名字,相當的有學問。

➡️ 閱讀:關於塔可餅的那些小事

墨西哥taco
墨西哥taco
賣塔可的攤販
藍色玉米製作的塔可
馬鈴薯taco
台灣玉米餅很多適用炸的加上很多蔬菜和優格醬。

閱讀:➡️ 台灣墨西哥餐廳

二、玉米粽 Tamal

​玉米粽是使用玉米葉或香蕉葉包裹玉米麵團而形成的類似粽子的食物。同樣的料理方式不同的食材是否是人類飲食文化上巧合的一個證據呢?

玉米粽從墨西哥古文明之中就已有記載,西元前在墨西哥、瓜地馬拉都有找到玉米粽的足跡,延伸至其他拉美國家亦有玉米粽的食用,不過並沒有像屈原這樣的歷史故事。​

玉米粽的餡料從火雞、青蛙、 墨西哥蠑螈(ajolote)、囊鼠(長得跟土撥鼠很像的動物原來可以吃)、兔子、魚、火雞蛋、蜂蜜、水果、南瓜、黑豆、無料…至今最廣泛實用的是雞豬豆子及甜的玉米粽。​

🫔Tamal粽的製作食材:​
masa de maíz 玉米麵團​
manteca de cerdo 豬油​
caldo 高湯​
carne、pollo、gallona、cerdo、res…. 牛雞豬肉​
hojas de bijao一種香蕉葉 、hojas de maíz 玉米葉​



​在一些地區玉米粽在節慶特別容易吃到,如生日、聖誕節、聖週這些節日,家族一起製作更是別具意義!
​​​
不同國家稱呼玉米粽,因其放入的餡料不同、甜的或鹹的的名詞也都不一樣!​
以下大致分為(仍因地區有些微區別):​

🇲🇽、🇦🇷、🇨🇷、🇭🇳、🇵🇦…:tamal​
🇬🇹瓜地馬拉有:tamal, chuchito(玉米葉包)​
🇻🇪委內瑞拉、🇨🇺古巴東邊:hallaca​
🇧🇿貝里斯、🇵🇦巴拿馬部分地區:bollo​
🇧🇴玻利維亞、🇵🇪秘魯:tamal(硬玉米)、humita(軟玉米)​
🇨🇴 哥倫比亞西部:pastel de masa、pastel de Navidad​
🇨🇴 哥倫比亞:valga la redundancia(沒包餡料的)​
🇳🇮尼加拉瓜:tamal 或 nacatamal、yoltamal(甜的)​
🇪🇨厄瓜多:tamal(香蕉葉)、bijao o achira y humitas (香蕉葉)​
🇩🇴多明尼加:pasteles en hoja​

🫔推薦的tamal口味🤌 🤌 🤌 :​
我吃過很喜歡的tamal口味,如果有去拉丁美洲的朋友一定要嚐嚐看!​

👉tamal oaxaqueño:墨西哥到處都在叫賣的瓦哈卡肉粽(類似燒肉粽的叫賣!?),大部分都很大顆,裡面塞滿餡料,醬料多為mole negro或verde,和玉米麵團混合的恰到好處,是好tamal的品質保證!​

👉tamal de mole:mole是墨西哥傳同的醬料,混合多種調味料而成的醬,各種顏色mole味道不一樣,moleamarillo 、mole rojo、mole coloradito的tamal最常見。如果tamal攤有賣,點它不會錯!​

👉tamal de chipilín:這是素食玉米粽,chipilín是一種豆科的葉子,散佈在麵團之中有淡淡草香,搭配醬料吃好美味!​

👉tamales de arroz:想念米飯的話來試試米飯粽。米飯煮久了而變成類似像粿的粽子。已有另一種完全看得到米飯的,但沒有像糯米一樣黏在一塊!​

墨西哥Oaxaca的tamal

台灣的tamal粽哪裡可以吃到​​


➡️ 台灣墨西哥餐廳

📍 Mama Inca 印加媽媽 秘魯餐館:秘魯玉米粽 (期間料理)​
📍 Teotihuacán 墨西哥料理:墨西哥玉米粽,長期餐點​
📍 Mi Casita Mexican Cuisine 米卡希達 墨西哥餐廳

三、哥斯大黎加 黑豆飯 Gallo Pinto 🇨🇷

黑豆飯gallo pinto是中美洲經典的料理,主要組成為白米和黑豆(frijol)。這個搭配如果仔細回溯,黑豆是原住民的食材,白米則是西班牙人從亞洲帶入,完整呈現出東西文化交流在這道菜中展露無遺!

哥斯大黎加人特別喜歡在早餐吃黑豆飯,將前一夜煮好的白米和黑豆平均比例放入油鍋,再與香菜(culantro)、甜椒、洋蔥一起拌炒。最特別的是在加上哥斯大黎加特有的「salsa inglesa」,熱騰騰的黑豆飯便可上桌,加上炒蛋或煎起司、炸香蕉、肉塊作為完美早餐!

大概是科技比較先進主食又以米跟豆為主,家家戶戶必備兩個壓力鍋分別煮白米和黑豆,否則燉豆子可要花很長時間。每天都要將前一夜的豆子再煮一次以防壞掉(不會放到冰箱),放到三四天後就會才會再煮新的。

另一道casado是一個綜合拼盤的概念,有點像馬來西亞的「椰漿飯」,豆子、飯是必須(分開),搭配蔬菜、主食、炸香蕉,一整盤五顏六色,吃了非常飽!

另外再分享一道:rice and beans!別搞混了,那又是另一道菜,必須要用英文發音rice and beans,這是是東部加勒比海邊小鎮獨特美食,和gallo pinto雷同但飯是和椰奶一起燉煮而成,通常會搭配其他主食,風味和東南亞的椰漿飯不太一樣,在海岸吃起rice and beans,搭配非洲黑人鼓聲、沿街販賣的繽紛手飾,海風陣陣襲來,不要懷疑,你就在最適合渡假的區域之一。我在海邊的時候盡其所能地吃rice and beans,非常的喜歡,而真正好吃的卻是不多。

在哥斯大黎加外食不便宜,當地人大部分都會在家下廚。儘管如此,有機會外食的話餐廳供應的也幾乎不外乎這幾種選擇。如果想要更在地的話,可以試試看吃黑豆飯加natilla(該國的一種鹹奶油)。從這幾種食物中慢慢感受一下哥斯大黎加人的味蕾及喜好!

四、哥倫比亞 Bandeja Paisa


這道料理是哥倫比亞相當知名的一道大菜,來自於Paisa(哥倫比亞西北地區,包含Antioquia和咖啡區和麥德琳(Medellín))地區,意指paisa菜盤。
是一個澱粉加肉類的卡路里爆炸菜色,澱粉類有:黑豆飯、玉米餅(tortilla)、炸香蕉(plátano maduro);蛋白質:蛋、牛肉、炸豬皮chicharrón、香腸chorizo,特別的是血腸morcilla相當特別。
加入酪梨和沙拉點綴,吃完這餐保證飽到明日。

這道菜展露了哥倫比亞人豪氣及海納百川的精神,完全不需要做選擇就可以一次吃到所有哥倫比亞精髓,亦可以視為各族群文化融合的證明,包含西班牙的白飯、肉腸和血腸、原住民文化的玉米和香蕉。

由於份量驚人和且一次呈現出所有哥倫比亞的豐饒,讓Bandeja Paisa變成哥倫比亞的國菜!

台灣的哥倫比亞餐廳


➡️ El Beso de La Rana 食記

箭毒蛙之吻 El Beso de la rana

主廚三代都是廚師,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能夠做出實實在在的「哥倫比亞」料理,由於廚師的堅持,降低品質或圖方便用台灣食材替換的事就不用擔心。
選擇來台灣開餐廳,老闆說台灣人其實很願意嚐鮮,做自己喜歡的事、做好料理就不怕生意不好,食材取得要道地,東西都親自手作。

📍:桃園市龜山區文興路221號1樓
☎️:03 327 4598

五、可可 Cacao

說到可可,大家想到甜甜的巧克力,情人節必送的心意之一。不過原來可可(Cacao)的起源自墨西哥的古馬雅文明,在其文化脈絡中可可被作為祭祀及狩獵用途、也曾被作為貨幣使用。​

可可具有可以增強能量、聚精會神及打開心房等效果,讓其成為在連結自我與天地神靈的儀式中成為助益。​身為瑪雅後代子孫的瓜地馬拉🇬🇹人著實承接起這個傳統,對當地人來說可可依然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和意義。​

濃稠的可可脂含在口中充滿幸福感。100%可可不會讓人發胖,反而可以抑制食慾、降低心血管疾病、膽固醇、增進體力、減輕焦慮等好處喔!

巴拿馬製作巧克力的農場


在拉丁美洲有一種使用可可的儀式,使用儀式可可(或中南美洲的原生巧克力塊100% ),用熱水煮可可(不用可可粉,可可粉幾乎沒有可可最關鍵的神奇成份),煮到全部溶解,自由決定是否要加糖(可以搭配中南美黑糖panela、羅漢果糖等等)、辛香料(肉桂、辣椒、胡椒..)。​

儀式如何進行全看薩滿(shaman)如何帶領,可以結合其他活動如冥想、唱歌、頌缽、蒸氣療癒等等,大部分儀式多會包含以下幾個元素:​

1. 一個神聖之處,選在山中、湖邊或有大自然的地方最好​
2. 一群人圍成一圈,分享自己的intention(為什麼想來參加、希望在儀式中得到什麼…)​
3. 淨化儀式(palo santo拿出來)​
4. 大家引領可可神來到儀式之中,一杯一杯的傳遞給下一人,祈福手上熱騰騰的可可​
5. 用心品嚐手上的可可(如果是100%無糖的話效果最好,但不要奢望它會很好喝)​
結束​
-旅程結束,你得到了什麼?​

​-
後來我旅行時總是把可可塊帶在身上​
發現太多人沒有品嚐可可的美妙滋味​
即使是在中南美洲原產地,當地人也不見得喝過真正只有可可和水的飲料​
我一邊用熱水融化可可塊,一邊跟對方說我在各地發生的可可故事​
我為什麼會愛上可可,以及希望更多人重視或了解「巧克力」的本質​


因為巧克力唾手可得,其實日常生活不一定要透過儀式,我認為只要一天有為自己做一杯可可的時間,好好品飲手上的美味,感受可可在自己身體裡面產生的奇妙感受!​

墨西哥賣chocolate oaxaqueño的地方
在路上可以喝到巧克力總覺得特別幸福

➡️ 關於可可:cacao 儀式是什麼?

六、炸香蕉 Tostón / Patacón

未成熟的綠香蕉拿去炸之後就會變成金黃色香蕉,此時用平底鍋壓扁再回歸炸至酥脆。這種香蕉的吃法將香蕉做為澱粉,在整個拉丁美洲相當常見。可以當作底盤配上各種不同的餡料,或是當成搭配酪梨醬等食用的點心。

在中南美洲的香蕉種類相當多元,哥斯大黎加曾是香蕉進口大國。這裡的香蕉做法也相當督員,可甜可鹹。炸香蕉是相當常見的家庭料理、也常見於一般食物的配菜、下酒菜及各種香蕉甜食。

toston
tostones

Cayeye

綠香蕉水煮熟後混入洋蔥蕃茄加上起司成了香蕉puré 的“cayeye”,又稱cabeza de gato。這道菜在加勒比海邊較易尋得(可遇不可求)起司用的是queso costeño (較鹹)。香蕉用的是guineo,煮熟後呈現粉紅色。想嚐鮮的你不要錯過。

七、薩爾瓦多🇸🇻 Pupasa

源自於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pupusa是以玉米餅汗水做成的玉米餅料理,裡面通常會放入起司(queso)、煎蛋(huevo)、豆泥(frijoles refritos)、豬肉(chicharrón),加上醃菜做為搭配,吃起來很清爽。可作為小吃貨正餐,街頭、餐廳和家庭聚會都相當常見。

在台灣有一兩個在拉丁美洲活動常見的pupusa攤販夫妻,讓臺灣人可以品嚐當地樸實的美味!

📍台灣pupusa攤位:Pupusas y Tipicos Eva

八、哥倫比亞🇨🇴 Arepa

來自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arepa,Arepa是玉米做成的玉米餅​,光是哥倫比亞就有73種。arepa出現在哥倫比亞的每一餐飲食裡​。早餐最長間的組合就是一塊arepa放上蛋和豆泥​,因為很容易製作​。在家庭料理或是去別人家作客時都會吃到​,加上起司、湯品、奶油醬、香腸等等​…

arepa不僅可以作為麵包當作主食,也可以當成餅皮或是甜點。最常見的為以下幾種:

► Arepa rellana:厚度相當切開來可以夾入各種餡料​。和刈包不太一樣的是刈包的皮是一體成型​,arepa則是自己切開來的​。最常見的餡料如豆泥、雞肉牛肉、蘑菇​。起司和醬料是必備​,豪華一點的還會加酪梨、香蕉等等(加入熟香蕉整個口感升級)​

本來以為哥倫比亞到處都找得到arepa rellena,然而似乎晚上比較常見出沒,​每到晚上餓的時候就想去arepa rellena的小吃攤好好吃個滿滿餡料的銷魂美食​。現場製作的arepa你看著販賣人員把肉絲和起司好像不用錢的塞進去​

這道美食常常從遠方就香了起來,只要看到即使不餓也會很想來上一份。真的是美味到不行~想著我就很想再去哥倫比亞點上一個!​

晚上賣arepa rellena的餐車

► Arepa paisa:當作主食的白色玉米麵包,常常會在玉米餅上面放一塊起司,搭上一些蛋白質和配菜作為一餐。

► Arepa con queso:把起司直接放入arepa裡面​,街頭小販在炭火上鋪上葉子烤著厚實的arepa de queso,質地相當鬆軟​。比較濕潤的口感,是混入起司的關係​,吃一塊就飽到天邊。​

► Arepa de choclo:很類似鬆餅的甜食,使用軟玉米加入牛奶和糖製作。可以作為甜點單吃。

► Arepa de huevo:黃玉米夾入生雞蛋的炸玉米餅,有點類似炸彈蔥油餅。金黃色的樣子外表,裏面則是完全是一顆蛋而已,

輔大擺攤賣arepa,各種研發出的台灣口味非常厲害!
台灣拉丁市集賣的arepa

台灣哪裡吃得到arepa

➡️ Little World 拉丁美食 Latino’s Cuisine食記
📍: 235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178巷13弄9號

九、墨西哥🇲🇽 莫雷醬 Mole

被問到最喜愛的墨西哥菜,我總是毫不遲疑地說:mole 醬!

墨西哥外的墨西歌餐廳很少吃到的墨西哥傳統菜色,如天雷勾動地火的讓人馬上就愛上了這道叫做mole的菜色(和愛上墨西哥差不多的感覺),甚至成了我對墨西哥的鄉愁。

辣椒與巧克力的潑辣組合,像極了墨西哥給人的熱情火辣、纏綿卻又強悍的衝突印象。

mole也有人翻成墨西哥的咖哩,包含各種香料、堅果和水果。通常是配飯或玉米餅吃,利用enchilada的做法可做成enmolada、玉米粽(tamal)可以做成mole口味,也可以做成mole de olla,類似湯(和咖哩湯一樣)

斯斯有兩種,義麵醬有紅白綠,mole則有七種之多,從mole amarillo(黃)、verde(綠)、coloratido、rojo(紅)到 negro(黑)。其中negro和poblano(咖啡色)為加入巧克力的mole,poblano來自Puebla,而negro來自瓦哈卡,顏色最深且辣。除了多種辣椒之外mole有二三十種食材,先將丁香、肉桂、芝麻、花生、杏仁、麵包等炒香之後再攪拌成泥,製作相當費工但飽足感十足。

有一段時間只要看到菜單上有mole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點下去。還有在手機開了一個相簿叫做mole放所的mole食物照片像寵物照片般的收集著。我想有一天我會好好記住每一種mole的味道,永遠不要忘記。

第一次在台灣吃到mole時相當驚喜!

有機會可以去吃吃看,相當類似墨西哥的滋味!
➡️ 台北3間墨西哥餐廳

類似一碗湯的mole de olla

mole竟然也被編成了歌曲,不僅可以吃還可以唱了!一邊唱歌一邊學做mole,這個歌手實在太神了!

十、秘魯醃魚🇵🇪 Ceviche

以生魚片調和檸檬、醋、洋蔥、辣椒等製作出來的醃魚料理。源自魚秘魯,魚種以在海邊最易取得種類為主,也有蝦子(camarón )、龍蝦(langosta)或海鮮(marisco)等海鮮選擇,通常以patacones為搭配。添加檸檬胡椒aji 等調料,因其冰涼如沙拉,成為海邊最佳解饞小點。路邊攤亦可取得,但要注意其衛生條件。

cocktail 則是加入美乃滋的版本。

台灣哪裡吃得到ceviche

➡️ Mama Inca食記

➡️恆春 Tumi 秘魯餐廳

➡️ Judy’s Cocina

十一、梅斯卡爾龍舌蘭🇲🇽 Mezcal

要講到mezcal,首先先來認識什麼是「龍舌蘭酒」。一般認知中的龍舌蘭酒tequila是一種原產於墨西哥的蒸餾酒,龍舌蘭是一種多肉植物(仙人掌的一種),狀似蘆薈,葉片巨大,高可至幾米高,開花開在最高處。古時印地安人發現這種植物鱗莖糖分含量很高,因此拿來做成酒類「pulque」(10幾%的酒精),直到西班牙人殖民之後帶來蒸餾酒的技術,將龍舌蘭做出酒精濃度高達51%的酒精,並由最初產出的地名Tequila 作為酒名(位於Jalisco)。

tequila跟mezcal又有什麼差別呢?

原來是tequila龍舌蘭出自特定品種(agave azul),而mezcal則包含除了agave azul之外的龍舌蘭酒。agave azul產自特定區域,而mezcal產區則有九個洲之多。跟香檳一樣,嚴格定義來自於法國香檳區的香檳才能叫香檳,而來自Tequila的tequila才能叫tequila,還有很多其他邀規範比如至少要51%酒精濃度、不能加其他添加物(如蟲),分類上則依酒齡分成五個級別。

Tequila和Mezcal那個好?

目前主要外銷的還是以tequila為主,mezcal的出口還是相當有限的(亞洲幾乎看不到)。不過也許正因為mezcal比較複雜難以規範,出口的難度相對提高,反而沒有被太過商業化。mezcal相較於tequila更為多變,有的放入雞胸、蟲、水果等等。

在墨西哥mezcal價格平意境人,當地的mezcalería是專門販售mezcal的酒吧,也有pulquiría(賣pulque的)。Oaxaca是Mezcal製作的重鎮,當地也很多龍舌蘭莊園的參觀活動,一排排巨大的龍舌蘭整齊驚人的在遼闊的地平線上無限延伸,你能看到如何費力地用鋸子鋸下一片葉子,把像鳳梨一樣的球莖拿去榨乾,用最原始的器具發酵、酒化、裝桶…之後再試試最新鮮無添加的透明色一體,那是一種帶著墨西哥陽光的濃烈和仙人掌陽剛的爆炸性感受。在酒吧都可以點到各種風味的mezcal,每次喝進去都是一陣嗆鼻。當地喜歡在杯緣抹上辣粉,含一口檸檬和辣粉搭著mezcal一起喝,喝完就可以和當地人一樣high。

如今能在一間酒吧就用遨遊世界。下次喝龍舌蘭酒的時候,請好好品嚐那屬於仙人掌的滋味吧!

十二、玉米炸餡餅 Empanada

emapanda是從西班牙傳入拉丁美洲的餅皮料理,依據不同地方主要的澱粉,有用玉米及小麥麵粉、炸的烤的等製作的餡餅。一般地行中為半月形,將皮感成雹片、放入餡料後用手或叉子封口,放入烤箱或由油鍋烹煮完至蝗。

哥倫比亞相當常見empanada的攤位,有機入、起司、豆泥等不同口味。

阿根廷的empanada可以說是國菜,用烤箱烤的酥酥香香的empanada是當地引以為傲的美食之一。

empanada de huevo 蛋的empanada

十三、Sancocho

Sanchocho起源來自西班牙加納利群島,依區域添加不同食材和烹調方式,中南美各國都有屬於自己的sancocho。最常見為以豬肋costilla、肉絲carne deshilachada和雞肉pollo為主,放入馬鈴薯、木薯yuca、ñame、芋頭、玉米、香蕉、紅蘿蔔、洋蔥、香菜等蔬菜燉煮的濃郁湯品。

在加勒比區域常見以椰子為基底燉煮類似rondón 的經典加勒比菜系。湯因為燉煮多時,薯類和肉類化在其中,相當濃郁。牛肉或豬肋好大塊吃起來很過癮。

台灣哪裡吃得到sanchocho

➡️ El Beso de La Rana

➡️ Little World 拉丁美食 Latino’s Cuisine

大家還有吃過什麼特別的拉丁美洲菜,歡迎留言跟我分享!